在现代社会,由于人才密集型企业的飞速发展,股权激励作为企业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改善企业文化,助力企业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公司管理层面的重视。3月9日,杰海律师视频《股道希风》第16期在官方视频号上线。本期还特别邀请了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费如国律师与杨健贵律师、李栋梁律师共同就股权激励的来源、模式选择、持股方式等进行讨论。

1、激励股权从哪里来?

杨律师提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股权激励需要准备额外的股权。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老股转让,由老股东将股权的一定份额转让出去。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即保持原有股东持股份额不变的情况下,持股平台或者被激励者加入公司,成为公司的股东。

这两种方式会造成同样的一个效果,就是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会降低。另外,费律师表示,虚拟股权,由于只是单纯的分红权,因此不需要考虑股权来源的问题。

2、直接持股还是间接持股?

费律师建议优先考虑间接持股。首先,直接持股容易造成原有大股东控制权的流失。另外,由于被激励者人数众多,中途进入或加入的次数也比较频繁,直接持股会造成公司股权结构频繁变化,也会增加很多非必要的流程。

3、激励工具

主要分为两种: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是指被授予者的一种选择权,选择在若干年内按授予时约定的价格数量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给授予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

而激励的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等符合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获得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