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家豪

近年来,由于直播带货行业、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也出现了许多新型就业形式。有别于传统的就业形式,企业与个人双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进行探讨。

【案情简介】

小白于某日经介绍于A公司参加工作,担任网络主播一职,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每月工资由底薪5000元及提成构成。某日,小白提出离职申请。离职后,小白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请求,要求支付小白在职期间最后一个月的提成收入19121.17元,并支付法定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133201.11元。

仲裁裁决结果如下:1.A公司向小白支付2019年9月提成19121.17元;2.A公司向小白支付2019年3月27日至2019年9月16日期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133201.11元。

A公司于2020年4月9日收到上述裁决书,因不服仲裁裁决于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主要事实和理由为A公司与小白并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小白的两项裁决请求都无据可依。然而,法院通过双方提交的一系列证据,认定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并据此驳回了A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A公司仍不服一审判决,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最终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分析】

无劳动合同仍然可能构成劳动关系,主要看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特征!

判断双方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不签劳动合同,最高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

关于二倍工资差额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工资到底给没给,用人单位要拿出证据!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数额及其他有关证据作出认定。

【合规指引】

直播行业作为新兴的行业,用人单位一定要重视起劳动合规的建设。

(一)在入职时及时、主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只要在入职时签订了相关劳动合同,并做好有关归档,就可以绝对避免劳动者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劳动法意义上关于双倍工资差额的规定,也就是为了约束和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及时订立劳动合同。

(二)保存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规定了因工资支付发生的争议应当由用人单位提供举证责任。否则,法院就可直接按照劳动者提供的相关证据认定工资数额,这对用人单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在主张不构成劳动关系的案件中做好两手准备,确保法院认定构成劳动关系的诉讼策略。

在本案中,劳动者的仲裁请求都是基于双方具有劳动关系而提出的。因此,用人单位的主要诉讼策略即为双方不具有劳动关系。然而,本案被认定了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又没有针对具有劳动关系的应对途径,从而导致了原仲裁裁决结果几乎支持了劳动者的全部诉讼请求。